CMF海水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大猛子

【京城海水情】80后 80缸 猛爷低成本开缸日记(陆续更新中) 哥们儿们一起交流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12 18:3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回复 672# 大猛子


    擦擦擦擦................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3 10:58: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IMAG0526.jpg
IMAG0527.jpg 新入手绿色Q飞盘~跟小窝头似的~
IMAG0528.jpg
IMAG0529.jpg 五爪的颜色出来了~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6 11:3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IMAG0542.jpg IMAG0540.jpg
新买蓝点海葵一个~刚放下~番茄就过来钻了~野生的就是不一般~
IMAG0532.jpg IMAG0533.jpg IMAG0535.jpg
新买了橙色飞盘外加绿色q飞盘~~状态还不错~
IMAG0536.jpg IMAG0538.jpg IMAG0539.jpg
特此感谢虫爷~牛肉爷~给了我莫大的帮助~也要感谢我媳妇~给我们切水果~忙前忙后~
欢乐底缸~增大藻缸面积~改了上下水~虫爷的手艺相当可以~绝对是达人~感谢你们~你们刷钢缸的事儿归我了哈哈~
改完底缸看着规矩多了~而且面积也得到了合理利用~新买的五彩青蛙也放到了藻缸里~不停地找虫吃~希望能活著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7 09:37: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猛子兄弟 你是周日去的金源吧,看飞盘应该是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7 11: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
现在酒精大法怎么样了 等着你的效果汇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7 11:34: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不错,青蛙可以试着用小颗粒鱼粮开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7 13:46: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注意红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7 14: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回复 676# KKCOCO


    对对对 是去了啊~~你是戴眼镜那位仁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7 14: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回复 679# ren_chong


    怕啥~这算事儿么?我有你的缸对比呢 我这不算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7 14:25: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IMAG0544.jpg 火柴头算是开了~十块一个头还算便宜~
IMAG0546.jpg 橙飞盘也显色了~现在缸里缺少绿色~~
IMAG054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7 14:25: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回复  KKCOCO


    对对对 是去了啊~~你是戴眼镜那位仁兄?
大猛子 发表于 2012-7-17 14:19
我是去老张那拿盐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7 14:26: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回复 678# 猎虎


    青蛙这个货~我还是放在底缸了~底缸活石和蛋白虫多谢~总比主缸有的吃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7 14:27: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回复 677# zengqingjun


    酒精大法效果很不错啊~~No3一直保持10以下~目前对珊瑚影响还没有看出来呵呵~~~值得一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7 14:27: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回复 683# KKCOCO


     哦 哦 貌似有点儿印象~拿完就走了吧貌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7 15: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红泥藻的防治及重症处理

红 泥 藻
一.简介
    海水缸中常见的红泥藻(red slime algae)到底為何物?其实它只是大家经常听到的蓝绿藻(Cyanobacteria)中的某几种,在生物分类中属於原核生物界中的蓝绿藻门,在地球上已经存在超过35亿年,地球上的氧气就是靠这种生物所產生的, 目前蓝绿藻虽然没有当初生长的规模,不过还是遍佈地球上任何角落!蓝绿藻并非我们一般所称的藻类,藻类是属於原生生物界中的红藻、绿藻、硅藻等。我们从学名中就可以看出其并非藻类。有些人称之為蓝绿菌! 蓝绿藻的种类超过1500种!经常在水族箱出现的是呈现红色、褐色、深褐色等某些品种的蓝绿藻,顏色的差异并不一定是不同品种 ,会影响顏色的因素是养分的多寡、光线的强弱及光谱,特别是光谱的差异影响最大!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蓝绿藻中有叶绿素、藻蓝素、藻红素等 ,会影响其顏色呈现的主要就是藻红素所佔的多寡。

二.红泥藻的生存条件
1.食物来源
    蓝绿藻所能吸收利用的食物种类很广,所有无机盐(PO4,NO3,NH4等)及有机物都能被其吸收转换成能源, 但是这种生物在藻类及植物出现后,生存竞争下通常只会出现在有机溶解物(DOM)高的水域,因為藻类及植物对无机盐的吸收更有效率, 因此在有机溶解物(DOM)少,无机盐较丰富的水域是藻类的天下,相反的蓝绿藻通常会在有机溶解物过剩的水中大量繁殖, 蓝绿藻通常也是用来判断水中有机污染的指标生物,有机污染物多时,藻类与植物也会无法存活,因為水中的毒性太强了。 蓝绿藻的这种特性很像异营菌类,能将有机物分解转换成无机盐类,菌类无法再使用无机盐类,但是这种生物可以继续利用, 因此当水中有机溶解物已经短缺时,这种生物还能活上很久,直到养分被其他生物吸收完毕為止(蓝绿藻不是直接进食有机物,而是将其分解成无机物后在吸收利用)。 而当水中缺乏氮素时,蓝绿藻还可以将水中溶解的氮气(N2)转换成NH4(固氮作用),以达到其快速繁殖所需的养分, 更恐怖的是当蓝绿藻缺乏某些元素时都有能力寻找其他替代元素,所以能在缸中生生不息!可见限制无机元素的浓度并不容易消灭蓝绿藻!
2.光照
    光照的长短、波长都会影响蓝绿藻的生存, 强光下一般都会被藻类等生物所佔据,因此弱光中较容易看到这类生物, 而影响最大的首推波长的影响,一般来说在波长560nm以下的蓝光、绿光、紫光对其光合作用没有助益, 560nm-700nm之间的光照只要一点点就足以让这类生物暴增, 长光照对蓝绿藻的生命週期延续有很大的影响,24h的光照下生长最旺, 蓝绿藻每20分鐘分裂一次,24小时后就会有 2^72(2的72次方)个个体,大概是4.7*10^21个,这种分裂速度实在太恐怖了! 在每日只有8-10小时的光照下较不会形成其生长优势,较能维持缸中的生态平衡。
3.水流
    红泥藻绝大多数的情形下只会出现在水流缓慢的地方,其实在水流强的地方依旧能生长, 水流缓慢的地区代表该处容易形成有机物沉积区,这些沉积区提供红泥藻源源不绝的食物来源, 因此红泥藻特别喜欢长在水流差的地方。水流还会影响其抗紫外线的能力,因為水流会带走其上方的气泡,这些气泡是帮助其抗紫外线或强光的屏障,不过某些种类却又不受影响。

三.如何防治水族缸中的红泥藻
瞭解了红泥藻的生态习性后要防治就能对症下药了,请看下列简单说明:
1.严格控制缸中有机污染物的產生
    对於缸中鱼类的餵食必须要完全避免食物沉淀在缸底,要大量餵食珊瑚时必须有强大的过滤设备,随时清理食物残渣才行, 未食用过的有机物(POM)所能溶解出的有机溶解物(DOM)是鱼类排泄物的好几倍,缸中如有生物如鱼类、珊瑚、微生物等死亡所產生的污染也相当高, 这种高养分形式的有机污染物是红泥藻的最佳食物来源!单纯形式的胺机酸、维他命等添加物也是其食物来源! 但是缸中不餵食所有生物都很难生存!因此循序提高餵食量,让缸中的菌种慢慢与餵食量能平衡,自然就不会有多餘的食物留给红泥藻了, 其他有机污染物的防治可参考海水缸中的有机物文中的说明。
2.适当光照
    良好的照明是避免红泥藻犯滥的方式之一,根据科学研究在纯蓝光下,就算有养分红泥藻也会长的很慢, 选择高色温灯管一般珊瑚大致上都还能生长良好,却能限制红泥藻的生长,视觉效果也很棒,可谓一举三得, 如果在控制有机养分后,红泥藻依然活跃,暂时关闭灯光3-5天,可以阻断其生命週期,算是很有效的治疗法, 如果养分未获控制,则熄灯期后依然会复发。
3.充分的水流
    改善缸中的水流、避免水流的死角、避免沉积物出现在缸中任何地方, 则缸中要出现泥藻的机率就相当低了,除非有机污染物已经累积到相当多的程度。
4.有机碳源的供给
    纯的有机碳原(DOC)的供给对红泥藻来说是加速有机氮(DON)被红泥藻吸收利用,添加后在相同的条件下, 红泥藻的数量会爆增,就算光照不强依旧能在短时间内将DON吸收殆尽。有机碳原添加后再配合手动清除效果会更佳!
5.除红泥藻生物
    红泥藻之所以能屹立35亿年,除了其超强的生命力外,本身会製造毒素与抗生素有很大的关系, 这使得地球上能以这类生物為食物的生物相当的少,对其毒素不能免疫的生物如果误食经常会送命, 根据一些国外的报导会吃红泥藻的生物包括极少数的红脚寄居蟹、某些食藻螺等, 其实请生物去吃有毒的食物有点虐待动物的感觉,某些生物必须兼吃其他食物才能解毒, 但是水族缸中并不一定会有这种解毒的食物,因此很多人经常买了这些生物都养不久就掛了。
6.吸除现有红泥藻
    将缸中红泥藻在换水时以水管将其吸出缸外算是很有效的除泥藻方式, 但是要发挥最佳效果必须等泥藻将缸中有机污染物吸收的差不多时比较容易见效, 否则就要跟著大量换水,如果所换的水不够纯净,则效果会大打折扣。
7.使用抗生素药剂
    抗生素能杀死泥藻、但是泥藻的苞子并不易被消灭!如果环境不变, 使用过后通常会复发,且会更严重,因為缸中被杀死的生物都会重新成為泥藻的食物来源。
8.加强过滤设备
    将蛋白调得很湿、使用活性碳、沸石等都有助於防止泥藻的產生, 如果缸子的泥藻已经严重爆发,此时除了大量换入纯净的水外,添加有机吸附剂、吸附棉等可以发挥较大的功效。
9.培养能大量吸收有机溶解物的生物
    像软珊瑚、海绵、贝类等。
10.避免户外的灰尘进入缸中,特别是风大的期间一定要关闭窗户,都市中如果空气污染、悬浮物较严重,可考虑设置空气滤清器。铁离子是红泥藻中的 nitrogenase的电子传送者,缸中铁质的多寡与红泥藻族群数有极大的关系,且铁离子比磷酸更具关键性。而灰尘中的铁会增加缸中的铁离子含量达到其需求量以上。

四.红泥藻『重症』处理十步骤
第1天:停止餵食及任何添加剂
第1天:移除缸中所有滤材,清除任何角落的沉积物、红泥藻,并置入少量优质活石、活砂
第1天起:提昇KH约2-3dkh,如有钙反者要先清洗钙砂
第1天起:蛋白机调湿、添加沸石、活性碳
第1天起:避免灰尘进入缸中
第1天起:加强水流,改善水流动向
第1-7天:添加有机碳原
约第10-14天:再次清除狂长的红泥藻,恢复KH值
第1 4、21、28天:20%以上大量换水(RO+海水素)
第14天起:减少光照时间,尽量更换高K数灯管

转帖:红泥藻的绝对防治
红泥藻的绝对防治
药品名称:头孢氨苄(就是先锋4号);Cephalexin
用量:500mg 對 100L 水量 !一般 隔天見效.
说明:此藥是人類吃的消炎止痛藥有殺菌的功能! 所以對紅泥藻這種細菌非常有用! 聽說也會殺硝化菌...不過我用了好幾次魚跟軟體都沒事所以推薦給大家但不保證後果

其他:
1、只要內含物是CEPHALEXIN ,不管怎樣的商品名或者包裝都是一樣的東西.....
2、基本上100L的水量對500mg的劑量是安全有效的,且只需要用一次,但是效果也許延遲幾天才看到,最差一週就消退
3、頭孢子菌素屬於青黴素類衍生抗生素,各家廠牌命名都不一樣
4、安全劑量很高 你丟多幾顆也不會有事
5、使用時蛋白不需要關!隔天加一次,最多加3次,然后等着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7 17: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羽毛藻已经白化了~~养水第三天~
大猛子 发表于 2012-5-2 18:25

养水三天就下鱼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7 17:24: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回复 688# yehudi


    不是三天 是养水没多久就有鱼~魔类没个死~试水鱼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8 09: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回复 689# 大猛子

我还说呢,这下的太快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8 10:38: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回复 690# yehudi


    闯缸试水鱼没事儿的~各种死不了~~不过放鱼会对爆藻不利~会带来更多的营养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8 13: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回复 691# 大猛子


    就怕魔类最后捞不出来,还是忍忍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8 16:46: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回复 692# yehudi


    肯定能捞出来 你刷缸的时候 石头都拿出来了 肯定能捞了~这不是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CMF海水观赏鱼网 ( 琼ICP备12003277号 )

GMT+8, 2025-8-9 07:54 , Processed in 0.10510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