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F海水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0300|回复: 47

气泡藻分类及对策(转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4-29 09: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广东

水族爱好中,气泡藻的暴发就像是一场噩梦。在适当的条件下,它们迅速繁殖和传播,既是许多食草生物的食物,同时也会威胁到水族箱里的许多无柄观赏生物。





每当我们听到气泡藻,第一反应就是臭名昭著的“Valonia ventricosa”,甚至忽略了其它气泡结构的藻类。不过这个概念早已过时,感谢Olsen和West,他们给噩梦般的“Valonia”藻类划分了自己的分类属Ventricaria。





重新分类后,有些气泡藻可能已不再属于噩梦系列了。正确的识别让我们能更加准确的了解哪些藻类是讨厌的、温和的,甚至完全无害的。有时正确的识别有助于消灭藻类。我选择了一些本地(菲律宾群岛)常见的气泡藻进行说明,希望大家有更多的解释。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20 金币 +20 收起 理由
授之以渔 + 10 + 10 谢谢分享!
硬骨繁殖 + 10 + 10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9-4-29 09:47: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
当然,我们还必须控制食物的投放以及空间的占用。但这里还有一个控制藻类生长资源的因素。鉴于氮是主要营养,鱼友们值得考虑一下水族箱内的氮是如何累积的,以及其浓度的影响因素。毕竟,生物越多,氨和二氧化碳的排放越多。食草生物和珊瑚们用消灭垃圾藻类和抢夺它们的营养给自己付房租,体现自身价值。但如果它们作用不明显怎么办?


大多数珊瑚缸里都是食物链顶级生物,接下来就是细菌网络,购买和引进的都是大型观赏生物。然后才是为了填补食物链金字塔而补充其它生物。一般的解决方法是换更大的水族箱,随之而来的又是购买更大型的观赏生物。每个大型观赏生物进来,就会多一点营养盐的累积。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20 金币 +20 收起 理由
软体繁殖 + 10 + 10 很给力!
小丑繁殖 + 10 + 1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4-29 09:4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
总结




我在前面已经说得很清楚,这里用简短的话总结。


正确识别气泡藻的种类有助于采取恰当的行动阻止其泛滥。阻止方法可以总结如下:


手动去除掉长势凶猛的气泡藻,行动时不要让孢子泄漏,斩草要除根。食草生物多样化,注意各种食草生物的优缺点。


最后,严格限制藻类赖以生存的资源,增加其在生存空间、光照条件和营养盐吸收方面的竞争对手。



如果你有任何问题,可以到礁岩中心的论坛讨论。http://www.google.com/url?q=http ... 1kO0sKe7n0EkFCYEzqw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30 金币 +30 收起 理由
欲望是魔鬼 + 10 + 10 神马都是浮云
纽扣世界 + 10 + 10 很给力!
小丑繁殖 + 10 + 1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4-29 09:4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
气泡藻的控制




在营养盐充足,附着条件良好,缺乏控制的条件下,上述藻类一旦暴发可能迅速统治整个水族箱。


由于藻类的存在会给缸里的其它生物带来生存压力和影响,我们需要手动去除藻类,或改变水族箱内的条件给藻类施加压力。营养物质是藻类赖以生存的燃料,那么我们就限制营养盐。这几乎是应对藻类暴发的三步标准方法。


1。手工去除藻类。


2。添加食草类生物。


3。降低营养盐。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LPS繁殖 + 10 + 1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4-29 09:34: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
Colpomenia sinuosa(囊藻)大型多细胞,起初是实心形式,之后变成空心扭曲形,很容易长到直径2英寸,大号个体甚至可以长到直径8英寸。体色黄色或黄棕色,面积大,但附着能力弱,藻壁很厚。其生殖结构在藻表面的坑洼处。这个物种真的是全球分布,甚至在南极都能找到,但在美国向北的海岸直至北极会明显减少。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20 金币 +20 收起 理由
Dragon76 + 10 + 10 谢谢分享!
硬骨繁殖 + 10 + 10 神马都是浮云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4-29 09:26: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
Valonia aegagropila(法囊藻)个体较小,密密麻麻的生长在一起,体型呈香肠状。囊泡呈暗橄榄绿色,能长到约半英寸长,1 / 6英寸的宽。分枝生长,每个枝端最多生出5个囊泡。由于囊泡结构紧密,分枝很难从表面分辨。这种藻类广泛分布于西太平洋,从澳大利亚到日本,以及整个印度洋和加勒比海,地中海。尽管它们附着能力不强,但稠密的囊泡结构增加了手工去除它们的难度。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SeeTheSea + 10 + 1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4-29 09: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
气泡藻分类:



球法囊藻.jpg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30 金币 +30 收起 理由
软体繁殖 + 10 + 10 谢谢分享!
SeeTheSea + 10 + 10 神马都是浮云
3475852983 + 10 + 1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4-29 09: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
Ventricaria ventricosa(球法囊藻)是最臭名昭著的的一种。它近似球形,内部充满液体。这种藻并不分枝,以球形的形态单独存在,每个球形泡都能吸附在底基上。它是单细胞结构,直径最大可达2英寸,球形表面有奇怪的光泽,尤其在水下,这种光泽甚至可以掩盖其深绿色的本色。它的光泽来自于球状结构表面纤维平行排列的光学效果,与水晶的结构类似。球形结构的坚韧、光滑和庞大体积让很多食草生物无能为力。它附着在底基上的强度也十分惊人。它们分布于印度洋到太平洋之间,冬至萨摩亚,南至澳大利亚,以及整个加勒比海地区,最大的特点是能忍受超低的光线。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20 金币 +20 收起 理由
透红小丑鱼 + 10 + 10 神马都是浮云
Power99 + 10 + 1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4-29 09: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
绿茄藻


绿茄藻.jpg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20 金币 +20 收起 理由
Dragon76 + 10 + 10 很给力!
临渊羡鱼08 + 10 + 1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4-29 09:24: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
Boergesenia forbesii(绿茄藻)看起来就像一个绿色有光泽的热狗。囊泡能长到2英寸长,1英寸宽。这种气泡藻并不局限于附着在石壁上,还可能附着于其它海底植物和藻类身上。与V. ventricosa相比,它附着得不太坚固。图片中是个未发育完全的个体,只有半英寸长;前景中的棕色部分是个发育较大的个体,大约有1.25英寸长了。有趣的是,因为它能吸收放射性污染,1997年,Trono将它作为观察海底放射性污染的参考生物,但并未就地域性进行说明。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20 金币 +20 收起 理由
授之以渔 + 10 + 10 赞一个!
鱼伤心太平洋 + 10 + 1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4-29 09:25: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
法囊藻


法囊藻.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4-29 09:26: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
帚状法囊藻



帚状法囊藻.jpg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20 金币 +20 收起 理由
授之以渔 + 10 + 10 神马都是浮云
Power99 + 10 + 1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4-29 09:27: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
Valonia fastigiata(帚状法囊藻)很小,是分枝的单细胞结构,囊泡弯曲度不高,甚至呈棍棒状。囊泡可达1/3英寸长,形状规则,因此可以长成很密集的一簇。该物种在印度洋被发现,后来在西太平洋到斐济也有。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3475852983 + 10 + 10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4-29 09:27: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
大泡法囊藻


大泡法囊藻.jpg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20 金币 +20 收起 理由
透红小丑鱼 + 10 + 10 神马都是浮云
鱼伤心太平洋 + 10 + 1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4-29 09:2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
Valonia macrophysa(大泡法囊藻),深绿色,单细胞,有分枝,可达0.5英寸x1英寸。囊泡大致呈棒状向上生长,顶部呈膨胀的状态。由于生长密度很高,导致只有囊泡的顶端可见,所以很容易误解为球形。该物种分布遍及全球。由于附着在硬质基底的能力较弱,手工清除比较方便。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20 金币 +20 收起 理由
SeeTheSea + 10 + 10 赞一个!
Dragon76 + 10 + 1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4-29 09: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
Valonia utricularis


Valonia utricularis.jpg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20 金币 +20 收起 理由
临渊羡鱼08 + 10 + 10 很给力!
硬骨繁殖 + 10 + 1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4-29 09:29: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
Valonia utricularis呈微弯曲的棒状,分枝囊泡有时达到2英寸长,但通常只有0.25英寸厚。囊泡松散的聚集在一起,容易观察。它与V. macrophysa分布位置相同,有意见认为这两者实际上是同种的不同表现形式。它们附着能力相对弱,去除比较容易。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20 金币 +20 收起 理由
SeeTheSea + 10 + 10 谢谢分享!
授之以渔 + 10 + 1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4-29 09:3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
网球藻1



网球藻1.jpg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20 金币 +20 收起 理由
Dragon76 + 10 + 10 很给力!
Power99 + 10 + 1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4-29 09:3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
网球藻2


网球藻2.jpg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30 金币 +30 收起 理由
透红小丑鱼 + 10 + 10 很给力!
授之以渔 + 10 + 10 谢谢分享!
临渊羡鱼08 + 10 + 1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4-29 09:3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
Dictyosphaeria cavernosa(网球藻)球状,表面有纹理,多细胞,近似球形或不规则形状。成熟后,囊泡会破裂,里面的3毫米左右的小个体往往会被误认为是其它气泡藻类。尽管这些小个体也有坚韧的外皮,可以附着在底基上,但食草类鱼会很快消灭它们。图片中显示的是成熟的个体破裂,里面的小个体露出。图片中间的个体生长速度较快。它们地理分布范围从印度洋至西太平洋到波利尼西亚,以及整个加勒比地区。与Dictyosphaeria versluysii相似,但它气泡有类似木纹的效果,而且形状有些扁平,且是多细胞的。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20 金币 +20 收起 理由
Power99 + 10 + 10 谢谢分享!
3475852983 + 10 + 10 神马都是浮云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4-29 09:3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
球形轴球藻



球形轴球藻.jpg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30 金币 +30 收起 理由
糖果芋圆 + 10 + 10 哦哦!这个更漂亮,好喜欢!
SeeTheSea + 10 + 10 谢谢分享!
Dragon76 + 10 + 10 神马都是浮云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4-29 09:3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
Bornetella sphaerica(球形轴球藻)形式单一,葡萄状,表面有六角形花纹。这些六角形花纹对应着纵向棘状小泡体内辐射轴丝的两端。囊泡本身可长到直径1/3英寸。囊泡内的的细丝,使它有惊人的韧性,当囊泡成熟时,内部结构完整。该物种分布于西太平洋,从日本到菲律宾,向东至夏威夷和斐济。还有另外两种Bornetella,分别是 B. nitida和B. oligospora,外形差不多,可长到2英寸长,1/5英寸厚。成熟后,囊泡内部的丝状轴线会出现轻微的钙化。这两种藻在内部轴线的结构上有区别。咋一看可能与Neomeris spp.藻混淆。它们分布于西太平洋,从日本,南至澳大利亚,东至斐济。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20 金币 +20 收起 理由
透红小丑鱼 + 10 + 10 很给力!
3475852983 + 10 + 1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4-29 09:3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
囊藻



囊藻.jpg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30 金币 +30 收起 理由
透红小丑鱼 + 10 + 10 谢谢分享!
临渊羡鱼08 + 10 + 10 神马都是浮云
Power99 + 10 + 1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4-29 09:34: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
长囊藻









长囊藻.jpg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20 金币 +20 收起 理由
临渊羡鱼08 + 10 + 10 赞一个!
3475852983 + 10 + 1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CMF海水观赏鱼网 ( 琼ICP备12003277号 )

GMT+8, 2025-7-4 04:36 , Processed in 0.298250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