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Diegoooo 于 2020-8-6 14:35 编辑
百密一疏的设计者: 为什么说是百密一疏呢,原因有四。一是没能关注到翻水区和黑色滤袋支撑板的落差,导致实际使用过程中仅适用滤袋时,落水声音较大,目前的解决办法是,再搭一层滤棉在上面,减少水流落差,以达到减小落水声的效果。二是滤材区设置多余,50方的底缸本来空间就不够,单独隔出一个滤材区,多少会造成空间的浪费。第三还是在滤材区,滤材区和上水格中间加了一个翻水结构,导致上水格不能与滤材区公用水位,导致需要在鱼缸内添加较多的水量,保证在水泵正常工作时,上水格供水充足。这也导致了底缸的水位被抬高。第四点,由于底缸水位被抬高,为了能保证蛋分在正常水位工作,后期又将蛋分太高近10cm,好在底缸设计的是90cm,否则清洗蛋分收集杯都十分别扭。
俯视对比图
45度对比图
效果对比图
再者底缸刚到的时候摆放过于随意,将蛋分放在了后面,操作很不方便。借着更换管件的机会,把底缸的水全部排空,做了逆时针90度的旋转。将蛋分和藻缸这两个常操作的区域移到了最前面,保证了操作的便捷性。 关于管件更换,足以体现我最初画图的有事,每一根管件都能精确到厘米,按照设计图中的尺寸裁剪PVC管件,基本上算是没有误差了。不得不说这个隔膜阀真的容易调节,再也不用像之前球阀那样凭运气调节水位了,值得推荐。不过还是那句话,百密一疏啊。我在副下水上接了一个立体三通,作为冷水机回水的接头,但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冷水机回水是从管件的中间进来的,与空气在管件中形成的噪音很大,所以只能放弃这一设计,将冷水机回水管直接插在底缸中。
旋转后效果图
后期计划重新做了个底缸或者将滤材区和上水格中间的翻水装置去掉。说道拆底缸玻璃,不得不提一下钢丝绳。直径小、强度高,简直是拆底缸玻璃的神器。 所以除非对鱼缸各功能区域十分了解的玩家,最好不要自己设计鱼缸,尤其是底缸,会走很多弯路而且总造价也不会便宜多少。直接买成品太不香吗。。 |